【历史风云:李渊父子的崛起之路】
公元617年二月至六月间,太原留守李渊暗中积蓄力量,他一边招揽精兵勇将,一边清除太原周边的敌对势力,还成功击退了时常侵扰的突厥骑兵。待到七月,李渊在晋阳城南筑起誓师高台,以匡扶隋室为名正式起兵。令人惊叹的是,这支最初仅有三万人的军队势如破竹,短短四个月后的十一月九日就攻入了长安城。四天后,傀儡皇帝杨侑(隋炀帝之孙)不得不封李渊为唐王、大丞相、尚书令,同时册封李建成为唐王世子,李世民为京兆尹、秦国公,李元吉为齐国公。至此,李氏父子已完全掌控关中要地。
转至618年三月,隋炀帝在江都兵败身亡。同年五月,在重重压力下,杨侑被迫禅让帝位于李渊。从李世民最初策划起义、说服父亲起兵,到最终建立唐朝,整个过程仅用了十五个月。纵观历代王朝,如此迅速的建国历程实属罕见。李渊的成功并非因其才能超越刘邦、朱元璋,而是得益于关陇贵族的支持,更关键的是他拥有一批杰出的部将和儿子们。
展开剩余56%在扩张势力的过程中,李渊慷慨封赏,李世民更是屡立战功。唐朝建立时,李世民获封尚书令、右翊卫大将军,晋封秦王。当时唐朝疆域尚限于关中、河东地区,为完成统一大业,李渊特许李世民开设天策府,网罗了长孙无忌、房玄龄、杜如晦等文武英才。这支精锐之师在李世民率领下南征北战,逐步扫平各地割据势力。但到武德四年,功勋卓著的天策上将李世民却让李渊陷入两难境地。
早在武德元年,李渊违背了当初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承诺,改立李建成入主东宫,这令李世民耿耿于怀。至武德三年,李元吉奉诏入住太极宫武德殿,李世民也不得不迁入承乾殿(其长子因此得名李承乾)。这些举动不仅预示着天策府即将瓦解,更显露了李渊逐步削夺李世民兵权、断绝其继位可能的意图。
武德四年,李世民率军大破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徐圆朗。但次年六月,逃亡突厥的刘黑闼引突厥兵再犯山东。这次李渊改派太子李建成出征,因谋士魏徵进言:殿下虽贵为太子,然军功威望不及秦王。如今天下将定,此战正是建功立威的良机。李建成采纳建议,于十二月在魏州大获全胜,献上刘黑闼首级。这场胜利不仅完成了全国统一,更标志着李渊对李世民势力的进一步压制和对太子的扶持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宏泰配资-炒股配资排名-配资网站炒股-上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