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尼拉的几位政府高官,最近走在街上都不太敢抬头。原因是一笔盼了大半年的“救命钱”,眼看要到手的时候,突然没了。
这不是个小数目,是韩国政府原本承诺给菲律宾的5亿美元贷款,折合7000亿韩元。小马科斯政府早早宣称,这钱要用来修350座桥,还当成展示外交成果的招牌工程。宣传铺天盖地,好像桥已经开工了一样。
结果,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脸书上发了段话,这一切就成了泡影。
他点名这笔投资,说在菲律宾“存在腐败风险,制度不健全”。一句话,把前任政府拍板的合作推翻了。
对菲律宾来说,不只是钱没了,更尴尬的是面子没了。因为这原本就是小马科斯亲手捧起来的政绩包装,刚吹完就破掉,国际舆论一片看笑话。
事情得倒回到去年底,那时候菲律宾的日子挺尴尬。南海摩擦让中菲关系冷了下来,不少合作项目停摆。小马科斯急着找新金主,盯上了亲美的尹锡悦政府。
当时两国一拍即合,打的旗号很明显,就是“反华抱团”。菲律宾财政部连夜提出贷款申请,金额写得很大,要修那350座桥,钱全指望韩国来。
尹锡悦愿意掏钱,背后有自己的盘算。为了在美国主导的“朋友圈”里占个位置,他宁可硬撑资金,也要拉菲律宾一把。
小马科斯显然觉得这钱已经板上钉钉。贷款合同还没影,就在国内到处宣传,把“修桥”说成是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大胜利。
可他没有意识到,韩国总统的位置换得比季节还快。
尹锡悦刚下台,李在明就来了个180度转身。把这笔投资翻出来批,说是为了反腐,其实目的并不单纯。
第一,他要给前任找麻烦。尹锡悦当年力推的项目,现在扣个“腐败”帽子,就是当众打脸。
第二,他在调整韩国外交路线。李在明想修复对华关系,自然不会再支持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姿态。换句话说,菲律宾是过去那套政策的受益者,如今就成了负担。
韩国自己的经济压力,也推动了这个决定。若特朗普真的重返白宫,对盟友的要求一向是“雁过拔毛”,驻军费、军备费样样要加。韩国用于“外交投资”的余裕,本来就不多。尹锡悦时期那种为了政治队形硬投钱的操作,在李在明这里不可能继续。
菲律宾被这一下打懵了。美国没给现金援助,只爱画大饼;韩国本来是接盘侠,现在直接抽身走人,没有半点缓冲。
放着中国的务实合作不选,非要在美国和韩国之间找靠山,结果发现全是空的。
在杜特尔特时期,中菲合作建过公路、电厂,成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。如今对比来看,这350座桥的幻影,更显得讽刺。
街头生意人玛利亚说得直白:“总统老说外交厉害,可我们菜价涨了,活少了,米都买不起,桥修不修得起来有什么用?”
这句话扎心。民生的账是真账,外交的面子是虚的。小马科斯把精力放在与中国较劲,希望靠别国撑场面,结果当你真的摊开手要钱时,才发现靠山不稳。
更现实的是,菲律宾能再去哪找5亿美元?日本现在自己经济复苏都吃力,美国的财政承诺多半只是邮件里的客套话。
对韩国来说,取消这笔投资还带着鲜明的外交信号。李在明在对外战略上明显倾向务实,不愿为意识形态去背经济负担。他清楚,美国对华政策不可能替韩国兜底,和中国关系再差,韩国的出口和经济都会受伤。对菲律宾来说,这意味着在外交棋局中自己的筹码瞬间缩水。
这不仅是资金问题,更是菲律宾外交方向的警告信号。
失去韩国贷款后,350座桥只是书面上的一串数字,连施工图都没法画。可这背后更大的损失,是政府信誉。
过去一年,南海摩擦让菲律宾弃掉了与中国的务实合作,现在回头想找补已经来不及。国际资金看重风险与回报,政治关系好只是条件之一。李在明这次的拒绝,等于告诉每个潜在的投资方,菲律宾项目的制度风险需要评估,风险大于收益时,撤退的速度会比批准还快。
小马科斯如今的处境,是靠外部输血维系民生工程的脆弱模式一旦失灵,国内舆论立刻翻转。国际舞台上,他想站队美国与日韩的安全圈;经济上,却没有拿到硬的补偿。这种两头落空的结局,既让盟友看轻,也让对手看穿。
菲律宾政界已经有人私下抱怨,如果当初不急着在南海问题上表态,保留与中国的合作空间,也许这5亿美元的缺口不会存在,至少手里会有几个在建的项目缓冲。
现实就摆在那。韩国的桥修不了了,美国的大饼还在天上飘,菲律宾国内物价还在涨。至于那350座桥,现在只能留在政府的演讲稿里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宏泰配资-炒股配资排名-配资网站炒股-上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