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妈妈问:
家有二宝,3岁4个月的是大宝,由于工作比较忙,加之还有个小宝,对大宝的关注度可能少一些,大宝会出现如下问题:
1、有时候下班回家晚,先抱二宝,大宝则不高兴,或者直接说他不高兴,严重的时候,干脆不说话,要哄一会才肯恢复正常状态;
2、有时候大宝在玩,你叫他、和他说话,他根本不理你,我不知道这是他太专注还是其他原因。
以上,如何与孩子建立更好的沟通?
真心爸妈的回答:
1、先抱小宝,大宝不高兴怎么办?
更好的办法是先抱大宝,和大宝亲热一会儿,等孩子迎接爸爸妈妈下班的兴奋劲儿过了,再去抱小宝。
大宝3岁4个月,小宝可能小得多,甚至可能还是不到1岁的小婴儿。
3岁多的大宝,已经懂得了不少事,而且正是儿童心理上的一个敏感时期,对“爸爸妈妈有了小宝还喜欢我吗”会非常在意。妈妈回来先抱小宝而没有先抱我,孩子小小心灵会觉得很受伤。
展开剩余76%而小宝还小,妈妈回来可能会找妈妈抱抱,也可能正在吃东西、睡呼呼,孩子小,心理上没有那么敏感,对妈妈少迟一些抱他不会觉得很受伤。
所以,更好的做法是,回到家先抱大宝,“哦,妈妈宝贝,想妈妈了吗”,和大宝说说话,问问他在幼儿园做了什么,有什么好玩的事儿。
之后和大宝一起去看小宝,“咱们一起去看看弟弟/妹妹好不好?看弟弟妹妹是不是也想妈妈了?”
这样,大宝心里会觉得非常舒服:
哦,原来爸爸妈妈有了小宝,还是一样爱我的啊。
对于家有大宝,又怀了或已经生了小宝宝的情况,爸爸妈妈需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:在妈妈孕期、小宝的婴儿时期,大宝优先。
爸爸妈妈要保证小宝的到来,不会对大宝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:
不把注意力都放到新生的小宝宝身上,要先关注大宝,再关注小宝;
大宝和爸妈享受亲子时光的时间和质量,要和以前一样;
爸妈对大宝说话的语气神态,要和以前一样;
爸妈不跟大宝说,家里有了小宝宝,以后大宝要让着小宝之类的话;
甚至在妈妈孕期,如果身体状况允许,应该照常抱大宝,不要告诉大宝,妈妈肚子里有小宝宝了,所以不能抱你。
这样,大宝宝看到自己的生活确实没有发生变化,才会和爸妈一样,积极地期待小宝宝的到来,并且在新宝宝出生后,关心、爱护这个小小的弟弟/妹妹。
2、大宝玩儿的时候,不理大人怎么办?
这个现象其实和家有小宝没有关系,对3岁多的孩子来说很正常,完全不是问题。
大人专注做事时,不喜欢别人来打扰,孩子也一样。孩子在专注地做自己的事,为什么要马上回复大人?大人明明看到孩子在玩儿,为什么还要打扰他?
大人应该尊重孩子,包括允许孩子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、不要随意打扰孩子、不以大人的意志干扰孩子的活动。“孩子玩的时候不理人是不是有问题”,纯粹是大人的权威欲望在作祟:“我是你爸/我是你妈,我叫你,甭管你在干什么,你就得马上理我。”这是啥道理呢?
另外,如果孩子专注于某事,说明他有很强的专注力,这对于日后他发展良好的阅读习惯、学习习惯都非常重要。
相反,如果在孩子专注做事时,大人一会儿要他吃东西、一会儿要他喝水、一会儿看看他在干什么,一会儿又要叫他去干别的,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受到影响,长大后可能变成一会儿干这、一会儿干那,坐不住、不专心的孩子。
3、家有俩娃,爸爸妈妈不能有“分别心”
不少父母都是有了小宝,开始“发现”大宝的问题,这是已经开始在两个孩子之间生出“分别心”了。
做父母的分别心,就是喜欢这个孩子,不喜欢那个孩子,这个孩子哪里哪里都好,那个孩子哪里哪里不好,这会造成两个后果:
(1)在两个孩子间种下互相妒嫉的种子,让孩子在稍大点后,处处争执,很难和谐相处;
(2)伤害那个被处处挑剔的孩子,让他觉得爸爸妈妈更爱弟弟/妹妹,或者哥哥/姐姐,而不爱我,这会让孩子形成童年创伤。
我们的经验是,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,不做比较,也不生任何分别心。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: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,爸爸妈妈爱你们一样多。
真心爸妈(徐智明 / 高志宏)
致力于发现家庭教育底层逻辑。著有《育儿基本1、2》、《阅读手册(上、下)》。开创全学科自主阅读体系,倡导自主学习。两孩父母,现居北京。
发布于:北京市宏泰配资-炒股配资排名-配资网站炒股-上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