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打了三年多,据说快要看到终点的俄乌冲突背景下,克里姆林宫的水面之下,一股汹涌的暗流正在酝酿。普京似乎已经开始为“后普京时代”铺路了,但他选中的那批人,着实让不少政治观察家跌碎了眼镜——他们不是传统官僚,也不是商业寡头,而是一群刚从战场上闻着硝烟味回来的老兵。
就在不久前的一场关键会议上,普京和俄杜马各派的大佬们围坐一堂。会议的话题很直接,就是俄罗斯的未来,到底交给谁。普京的话说得掷地有声,他告诉在座的各位,这话他已经重复过很多遍了:那些在战场上为国流血的人,必须被提拔上来。
这话的分量,比克里姆林宫的城墙还重。潜台词再明白不过了:未来俄罗斯的权力牌桌上,想入场,先看看你身上有没有为国留下的伤疤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,而是在给未来的权力核心,设定一个硬核到不能再硬核的准入门槛。
打下来的江山得自己人守
一场仗打了这么久,说前线的大头兵们心里没点想法,那肯定是自欺欺人。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,自然需要一个说法,需要看到自己的牺牲,到底值不值。普京这个动作,首先就是给庞大的军队系统吃下一颗定心丸。
这比任何勋章都管用。你想想,如果在前线卖命,回来后还是老样子,那以后谁还愿意为你挡子弹?尤其是在这个据称即将收尾的节骨眼上,放出这样的风声,无疑能让俄军的士气再顶一顶,把这最后一仗打得漂漂亮亮。
据说这个提议在杜马内部几乎是全票通过。这意味着,只要战事一停,俄罗斯政坛恐怕就要迎来一次大换血。那些身上带着战功的军人,很可能会直接空降到各个要害部门,未来的俄罗斯,军功和忠诚,才是真正的硬通货。
谁在发国难财谁心里有数
当然,普京的算盘远不止安抚军心这么简单。这场冲突,就像一面巨大的照妖镜,不仅照出了军队的真实战力,也把官僚系统里那些两面三刀的家伙照得一清二楚。事实证明,有些人,真的靠不住。
俄罗斯的腐败问题,一直是老大难。战争期间,不少高官被揪了出来,他们在国内喊着爱国口号捞钱,转头就把老婆孩子和资产往西方送。在普京看来,这些国家的“蛀虫”,有时候比正面的敌人还要致命。
反观那些在战场上直面过死亡的士兵,他们的忠诚度,是经过了地狱级考验的。一个愿意为国家挨枪子儿的人,在做决定的时候,脑子里想的,大概率是如何让国家更好,而不是怎么把自己的腰包填满。提拔他们,就是从根子上动刀,给腐败问题来一次彻底的清创。
普京的最后一道保险锁
说一千道一万,所有这些布局的背后,都指向一个最核心的目的:守护普京自己的政治遗产。他已经把乌东四州和克里米亚,看作是自己留给俄罗斯最珍贵的“嫁妆”。这份江山,是他赌上整个国运换来的。
普京心里比谁都清楚,即便战争结束,俄罗斯和整个西方的梁子也算是结下了。对方随时都可能对这些新纳入的土地虎视眈眈。怎么才能保证,自己用血换来的东西,不会被后人轻易地败掉?这成了他最大的心病。
那么,谁最不可能放弃这些土地?答案几乎不用思考,就是那些曾经为了夺取这些土地而流过血、洒过汗的人。他们和普京,在这一点上有着最深刻的共情,因为这同样也是他们亲手打下的“江山”。让这样一群人来接班,普京晚上才能睡得踏实。
结语
普京这套组合拳,可以说是一箭三雕。既是给军人的犒赏和交代,也是对官僚系统的一次深度清洗,更是为自己毕生的政治遗产,上了一道最牢固的终极保险。这或许可以看作是普京留给俄罗斯的“第二个政治遗产”——一个经过战火淬炼,以忠诚和战功为核心的新统治阶层。
可以预见,当这些从战场上归来的硬汉们,逐渐坐上关键位置时,他们带来的将不仅仅是新面孔。更重要的,是一种在战场上锤炼出的纪律性、牺牲精神和强硬作风。俄罗斯的“战后时代”,注定要打上深刻的军事烙印,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逻辑,都可能因此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。
宏泰配资-炒股配资排名-配资网站炒股-上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